银行
电子银行整体安全/ 商业银行移动营销系统信息安全及无纸化/ 商业银行柜面无纸化安全/ 商业银行电子回单安全/ 商业银行网银助手安全/ 商业银行批量代发代扣数据安全/ 商业银行在线借贷电子合同安全/ 电子银行风险监控证券
证券行业移动柜台及信息安全保险
保险行业电子投保全流程安全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
P2P ( 网贷平台) 安全/ 供应链融资平台安全/ 融资租赁平台安全/ 在线身份认证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整体安全电子商务
电子招标投标安全/ 大宗交易平台数字证书应用安全移动金融
移动支付TSM 平台接入安全/ 金融IC 卡发卡系统/ 金融IC 卡证书多应用安全移动安全
移动平台整体安全/ 移动平台客户端应用安全加固/ 移动平台应用市场渠道监控/ 移动平台数字证书安全应用/ 移动办公安全企业安全基础设施
CA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建设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管理系统安全基础通用
数字证书应用与建设税务
电子发票安全卫生医疗
医疗行业电子签名全流程安全解决方案证照合一
电子证照及“三证合一”政务办公
政府行政审批系统安全/ 政府电子化采购平台安全/ 移动电子政务安全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智慧钥匙产品检测服务> 认证检测服务
移动金融技术服务认证/ 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 数据中心检测认证/ 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检测/ 中国银联支付应用软件安全认证/ 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检测产品检测服务> 预测试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委托测试
金融IC卡检测/ 受理终端检测/ 移动终端应用软件(APP)检测/ 安全加固/ 渠道监控/ 行为监控/ USBKey和OTP检测/ 移动金融安全芯片检测/ 移动金融安全载体(SE)检测/ TEE和TA检测/ 条码技术检测其他服务
金融领域安全IC卡和密码经验示范工程验收测试国密验收测试(国密算法改造验收测试)/ 信息安全资讯与同行业动态通报合规类
非银支付检测/ UPDSS合规评估/ 银联入网测评/ 电子招投标系统检测/ 等保测评/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App安全认证/ 电子社会保障卡服务渠道接入安全评估/ 收单外包服务商安全技术评估评估类
电子银行评估/ 渗透测试/ 移动APP安全检测/ 代码审计/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移动客户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咨询类
数据安全治理/ ISO27001咨询/ 个人信息保护咨询&风险评估/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咨询生产系统证书下载
新证书下载平台(生产证书)/ 证书下载支持手册测试系统证书下载
新证书下载平台(测试证书)/ 证书下载支持手册普通证书
普通证书技术支持手册/ 证书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CFCA网站查询证书说明文档/金融IC卡根服务平台相关手册全球服务器证书
全球服务器证书用户手册/ 全球服务器证书技术支持手册/ 服务器证书在线支持工具本站支持IPv6
银行
证券
保险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电子商务
移动金融
移动安全
基础通用
税务
卫生医疗
证照合一
政务办公
智慧城市
产品检测服务> 认证检测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预测试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委托测试
其他服务
合规类
评估类
咨询类
普通证书
全球服务器证书
字号:大中小
2024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个人征信电子授权安全技术指南》(JR/T 0299-2024)(以下简称“《指南》”),于当天实施。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FCA)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综合考量权益保护、业务合规、风险防范、监管增效等方面,参与制定《指南》。
为加深金融机构对《指南》内容的理解,我们将陆续推出解读系列文章。本文作为该系列的第一篇,将详细介绍《指南》的编制背景。
一、《指南》提出的目的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好相关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和数字化金融共同推动下,金融机构线上个人信贷业务日益增长,使得电子方式取得个人征信授权成为首要选择。为解决金融机构取得个人征信电子授权中存在的鉴别个人身份手段简单、缺少安全可靠的第三方电子签章、缺乏存证意识等突出问题,需要建立一套规范、安全、权威的标准,让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征信授权操作。
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践行“征信为民”理念,站稳人民立场,为维护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合规有序使用个人征信信息,加强个人征信电子授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管理,解决金融机构取得个人征信电子授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金融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制定个人征信电子授权全流程的《指南》,促进线上信贷业务健康规范发展,做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二、对个人征信电子授权进行规范指导的考量
1.个人线上信贷业务迅速发展。
近年来,线上化的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高速发展,围绕消费、娱乐等品类的众多APP纷纷入局线上信贷类业务,各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重点布局并差异化深耕。
金融监管总局曾经披露过2021年的互联网贷款余额,大约6万亿,同比增速22%左右,比当年的贷款余额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的增长都多增10个百分点以上;而消费金融公司的互联网贷款比重更是超过了98%。
线上化的贷款模式增强了金融机构对征信系统的依赖程度,意味着通过线上电子签名的方式获取征信授权的体量和比重都随之增加。
2.金融机构电子签名合规应用有待强化。
作为征信管理者而言,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合规地使用征信系统,这个合规的起点就是授权的规范性,要和线下拿到的传统纸质授权书一样经得起事实审查、笔迹鉴定,线上的电子授权也应该符合电子签名的一系列要求。
但在实际业务当中,各家机构会遇到鉴别个人身份技术手段不足、缺少安全可靠的第三方电子签章、缺乏存证意识等难点与阻点,这些也是《指南》重点关注和致力解决的问题。
3.社会公众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作为权益保护者而言,社会公众、信息主体对自身征信权益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维权事件呈上升态势,因此市面也形成了一些“黑产”,专门找金融机构在征信业务中的一些“漏洞”。
基于上述这些新形势考虑,同时为妥善处理信息主体的关切问题,并指导金融机构规范取得个人征信电子授权,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决定采用金融推荐性标准来回应各方。
责任编辑:禹萌
版权所有 CFCA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7号8层 邮编: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南大街平原里20-3 邮编:100054
版权所有@CFCA本站支持IPv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7号8层 邮编: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南大街平原里20-3 邮编:100054
客服电话:400-880-9888
投诉电话:010-80864105、4106
全国渠道合作伙伴招募电话:010-8086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