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电子银行整体安全/ 商业银行移动营销系统信息安全及无纸化/ 商业银行柜面无纸化安全/ 商业银行电子回单安全/ 商业银行网银助手安全/ 商业银行批量代发代扣数据安全/ 商业银行在线借贷电子合同安全/ 电子银行风险监控证券
证券行业移动柜台及信息安全保险
保险行业电子投保全流程安全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
P2P ( 网贷平台) 安全/ 供应链融资平台安全/ 融资租赁平台安全/ 在线身份认证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整体安全电子商务
电子招标投标安全/ 大宗交易平台数字证书应用安全移动金融
移动支付TSM 平台接入安全/ 金融IC 卡发卡系统/ 金融IC 卡证书多应用安全移动安全
移动平台整体安全/ 移动平台客户端应用安全加固/ 移动平台应用市场渠道监控/ 移动平台数字证书安全应用/ 移动办公安全企业安全基础设施
CA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建设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管理系统安全基础通用
数字证书应用与建设税务
电子发票安全卫生医疗
医疗行业电子签名全流程安全解决方案证照合一
电子证照及“三证合一”政务办公
政府行政审批系统安全/ 政府电子化采购平台安全/ 移动电子政务安全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智慧钥匙产品检测服务> 认证检测服务
移动金融技术服务认证/ 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 数据中心检测认证/ 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检测/ 中国银联支付应用软件安全认证/ 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检测产品检测服务> 预测试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委托测试
金融IC卡检测/ 受理终端检测/ 移动终端应用软件(APP)检测/ 安全加固/ 渠道监控/ 行为监控/ USBKey和OTP检测/ 移动金融安全芯片检测/ 移动金融安全载体(SE)检测/ TEE和TA检测/ 条码技术检测其他服务
金融领域安全IC卡和密码经验示范工程验收测试国密验收测试(国密算法改造验收测试)/ 信息安全资讯与同行业动态通报合规类
非银支付检测/ UPDSS合规评估/ 银联入网测评/ 电子招投标系统检测/ 等保测评/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App安全认证/ 电子社会保障卡服务渠道接入安全评估/ 收单外包服务商安全技术评估评估类
电子银行评估/ 渗透测试/ 移动APP安全检测/ 代码审计/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移动客户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咨询类
数据安全治理/ ISO27001咨询/ 个人信息保护咨询&风险评估/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咨询生产系统证书下载
新证书下载平台(生产证书)/ 证书下载支持手册测试系统证书下载
新证书下载平台(测试证书)/ 证书下载支持手册普通证书
普通证书技术支持手册/ 证书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CFCA网站查询证书说明文档/金融IC卡根服务平台相关手册全球服务器证书
全球服务器证书用户手册/ 全球服务器证书技术支持手册/ 服务器证书在线支持工具本站支持IPv6
银行
证券
保险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电子商务
移动金融
移动安全
基础通用
税务
卫生医疗
证照合一
政务办公
智慧城市
产品检测服务> 认证检测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预测试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委托测试
其他服务
合规类
评估类
咨询类
普通证书
全球服务器证书
字号:大中小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在这个网络时代,用户名和密码几乎困扰过每一个人。手机账号密码、支付密码、微信密码……,它们不仅很难创建和记忆,而且因为密码保存在集中式的数据库中,很容易被窃,成为网络支付、特别是安全性相对更加脆弱的移动支付的最大隐患。近年来重大数据泄露事故的频发代表着基于密码的在线身份验证技术已经难以维护互联网的安全,而FIDO联盟(线上快速身份验证联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推动去密码化的强认证协议标准组织。但目前,FIDO协议在移动端电子支付、手机银行交易等应用场景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有效的身份认证——FIDO协议解决了“你还是你”的问题,但是协议中没有真实身份认证的部分,例如怎么证明你是张三而不是李四?
交易签名安全性低——没有为交易报文提供专门接口,仅用私钥签名,没有对应的公钥证书,安全性难以达到二代U盾“所见即所签”的标准。
二代网银盾“所见即所签”,安全系数高
难以进行司法取证——生物特征数据不离开终端设备,仅用于解锁私钥,并未实际包含在电子签名中,不符合《电子签名法》中签名“专有”、“专控”和需要由依法设立的CA(第三方电子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的要求,不能作为司法证据使用。
算法不适应中国国情——FIDO国际标准认证器对国密算法SM2、SM3、SM4支持不足,而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已占全球市场规模近一半,如果不能很好的支持国密算法,FIDO难言大范围普及。
针对这些问题,于2016年加入FIDO联盟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率先将CA的电子签名服务与FIDO技术相结合,形成了“FIDO+”方案,面向移动支付等应用场景提供符合法律效力、安全便捷的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服务。“FIDO+”的“+”可以理解为使用电子认证技术对FIDO的加强、增强,解决了FIDO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方有效身份认证——由合法的第三方CA完成用户真实身份认证,补充了FIDO协议中的这一缺失环节;
公私钥签名更安全——为私钥添加对应的公钥证书,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均更高的非对称加密(公钥加密、私钥解密)方式确保交易报文的保密性、防篡改性。
“所见即所签”——按照二代网银盾安全模式进行报文解析,之后在手机等移动设备屏幕显示交易信息再触发FIDO身份认证,即“所见即所签”。让手机化身U盾,进一步提升交易便捷性、易用性、安全性;
签名成为合法证据——在生物特征数据的基础之上,将可靠电子签名嵌入交易报文,使签名行为符合《电子签名法》,具有法律效力,让签名可以作为司法证据使用。
支持国密算法——“FIDO+”完美支持SM2、SM3、SM4国密算法,使银行等机构无需因应用FIDO而进行大规模系统改造。
“FIDO+”是FIDO协议和电子认证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在生物识别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为用户颁发数字证书认证用户真实身份,同时在业务过程中使用电子认证技术完成可靠电子签名,为司法取证提供有效手段,防止交易方抵赖,并为多样化业务(例如电子合同、数据服务等)的接入提供了安全认证基础。
2017年2月,“FIDO+”产品申请FIDO联盟国际认证,并完成产品自我验证性测试。2017年3月,产品顺利通过FIDO联盟组织的交互性验证测试,并在2017年4月5日获颁资质证书,包含Android系统FIDO客户端、Android系统FIDO认证器、IOS系统FIDO客户端/认证器、FIDO服务器4项资质,具体如下:
· CFCA FIDO® UAF 1.0 Client For Android
· CFCA FIDO® UAF 1.0 Authenticator For Android
· CFCA FIDO® UAF 1.0 Client/Authenticator For IOS
· CFCA FIDO® UAF 1.0 Server
获取FIDO国际认证资质证书,标志着“FIDO+”产品体系(无论是Android客户端、IOS客户端还是服务端)均已符合并遵循国际标准的FIDO UAF技术规范,已经可以应用于所有平台,大大增强了FIDO协议的认证强度、司法效力及安全性、可靠性。“FIDO+”也是本土信息安全机构将国外安全产品与中国移动支付安全环境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创新与改进,必将有力推进FIDO应用在中国的普及。
如您希望了解“FIDO+”的更多信息,请致电010-59798680或登录www.cfca.com.cn进行查询。
版权所有 CFCA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7号8层 邮编: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南大街平原里20-3 邮编:100054
版权所有@CFCA本站支持IPv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7号8层 邮编: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南大街平原里20-3 邮编:100054
客服电话:400-880-9888
投诉电话:010-80864105、4106
全国渠道合作伙伴招募电话:010-8086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