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电子银行整体安全/ 商业银行移动营销系统信息安全及无纸化/ 商业银行柜面无纸化安全/ 商业银行电子回单安全/ 商业银行网银助手安全/ 商业银行批量代发代扣数据安全/ 商业银行在线借贷电子合同安全/ 电子银行风险监控证券
证券行业移动柜台及信息安全保险
保险行业电子投保全流程安全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
P2P ( 网贷平台) 安全/ 供应链融资平台安全/ 融资租赁平台安全/ 在线身份认证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整体安全电子商务
电子招标投标安全/ 大宗交易平台数字证书应用安全移动金融
移动支付TSM 平台接入安全/ 金融IC 卡发卡系统/ 金融IC 卡证书多应用安全移动安全
移动平台整体安全/ 移动平台客户端应用安全加固/ 移动平台应用市场渠道监控/ 移动平台数字证书安全应用/ 移动办公安全企业安全基础设施
CA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建设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管理系统安全基础通用
数字证书应用与建设税务
电子发票安全卫生医疗
医疗行业电子签名全流程安全解决方案证照合一
电子证照及“三证合一”政务办公
政府行政审批系统安全/ 政府电子化采购平台安全/ 移动电子政务安全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智慧钥匙产品检测服务> 认证检测服务
移动金融技术服务认证/ 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 数据中心检测认证/ 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检测/ 中国银联支付应用软件安全认证/ 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检测产品检测服务> 预测试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委托测试
金融IC卡检测/ 受理终端检测/ 移动终端应用软件(APP)检测/ 安全加固/ 渠道监控/ 行为监控/ USBKey和OTP检测/ 移动金融安全芯片检测/ 移动金融安全载体(SE)检测/ TEE和TA检测/ 条码技术检测其他服务
金融领域安全IC卡和密码经验示范工程验收测试国密验收测试(国密算法改造验收测试)/ 信息安全资讯与同行业动态通报合规类
非银支付检测/ UPDSS合规评估/ 银联入网测评/ 电子招投标系统检测/ 等保测评/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App安全认证/ 电子社会保障卡服务渠道接入安全评估/ 收单外包服务商安全技术评估评估类
电子银行评估/ 渗透测试/ 移动APP安全检测/ 代码审计/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移动客户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咨询类
数据安全治理/ ISO27001咨询/ 个人信息保护咨询&风险评估/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咨询生产系统证书下载
新证书下载平台(生产证书)/ 证书下载支持手册测试系统证书下载
新证书下载平台(测试证书)/ 证书下载支持手册普通证书
普通证书技术支持手册/ 证书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CFCA网站查询证书说明文档/金融IC卡根服务平台相关手册全球服务器证书
全球服务器证书用户手册/ 全球服务器证书技术支持手册/ 服务器证书在线支持工具 
  本站支持IPv6
 
      
 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银行
证券
保险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电子商务
移动金融
移动安全
基础通用
税务
卫生医疗
证照合一
政务办公
智慧城市
 信息安全服务
 信息安全服务产品检测服务> 认证检测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预测试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委托测试
其他服务
合规类
评估类
咨询类
 下载专区
 下载专区 服务支持
 服务支持普通证书
全球服务器证书
字号:大中小
现实世界建立在信任体系下,我们信任公安机关签发的身份证出行登记,我们信任央行印发的人民币办卡购物……而虚拟世界是现实的映射,同样需要遵循信任法则,只是网络带给生活无限可能的同时,也潜藏了无限的贪婪与恐惧,滋生着欺诈犯罪。
如何构建一个透明可信的线上环境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话题。经过近20年的探索发展,《电子签名法》《电子商务法》等相继颁布,《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陆续修订相关条款,国家与时代在线上签约方面已然达成共识:
我们信任CA机构认证的数字证书进行电子签名。
签名的意识从形成开始,就与个人或者团体的身份紧密结合,像作家签名售书活动、明星签名墙、某某人到此一游……而对于签约行为,则是在签名的身份属性基础上,又赋予了道德与法律意义,表示签名人对于所签内容予以认可,在享有某些权利的同时,愿意履行对应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像传统线下的签名笔迹,其独特性与阶段时间内的稳定性,为契约的真实可信提供了鉴定基础。而《电子签名法》也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可靠性的认定条件,本质上与传统签名盖章一致(签约主体可信、签约行为真实有效、签约结果不可篡改),只是表现形式进行了线上延伸,以电子数据为载体。
CA机构所出具的《数字签名验签报告》则是对签名文件提供了如下证明:
1、证明签名所用的数字证书其持有人身份信息,且签名时该数字证书有效;
2、证明电子签名未被篡改;
3、证明经电子签名后的原始数据(包含文件内容、证据信息等)未被篡改;
4、加盖该CA机构公章。
综上,《数字签名验签报告》的实际意义在于,一旦出现法律纠纷,根据《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CA机构将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提供权威的第三方的电子签名可靠性证明。
然而,我们发现在电子签名应用过程中,不可杜绝的会遇到签名或者电子合同无效等问题,如:
01 数字证书标识虚假身份信息
申请数字证书时应当对申请用户进行严格的身份校验,确保人证匹配,同时《电子签名法》也规定,电子签名人在申请证书时有义务提供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否则将对证书信任体系构成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2 场景证据信息缺失
相比传统数字证书,场景证书的司法实践模式较为复杂,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与固化的证据链相关,这就需要司法机关参考《数字签名验签报告》判定电子合同完整性的同时,还要通过场景证据判断事实场景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因此一旦场景证据缺失,将直接影响其法律效力。
03 合同内容存在合法性问题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补充,违反规章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合同效力,但该规章的内容涉及金融安全、市场秩序、国家宏观政策等公序良俗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因此,合同内容本身的合法性亦是合同是否有效的前提。
04 举证期内未能提供有效证据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民事纠纷向来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则,一旦有效证据未能及时提供,因此导致证据或主张不被法院所采纳、认定,可能产生不利结果。
显然,最终判决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从用户注册、实名认证、风险提示、意愿认证、电子签名、保全存证、诉讼环节等全周期都有可能存在风险。
2019年4月30日,《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再次明确电子签名签章的法律效力,标志着国家推广电子签名签章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与电子签名相关的证据保全也引起了司法机关与各行业的广泛关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消保意见稿》(人民银行)等法律条文与行业规范中反复强调,服务机构应当对“适当性义务的履行”“合同条款的收悉认可”等过程信息承担举证责任。
在现实问题亟需解决与国家政策大力推广的背景下,平台客户需要一整套严谨合规的体系化方案支撑其线上签约流程重塑。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在电子认证领域经营多年,广泛接触了相关司法部门和经典的案源,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电子签名及相关应用的司法效用,提升司法效率,并以“电子签名”为核心,配套“身份认证”“证据保全”“司法服务”等辅助产品,打造电子签名安全解决方案,为全行业的线上服务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李军
责任编辑:韩希宇
版权所有 CFCA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7号8层 邮编: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南大街平原里20-3 邮编:100054 
版权所有@CFCA本站支持IPv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7号8层 邮编: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南大街平原里20-3 邮编:100054 
客服电话:400-880-9888
投诉电话:010-87549600
全国渠道合作伙伴招募电话:010-8086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