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电子银行整体安全/ 商业银行移动营销系统信息安全及无纸化/ 商业银行柜面无纸化安全/ 商业银行电子回单安全/ 商业银行网银助手安全/ 商业银行批量代发代扣数据安全/ 商业银行在线借贷电子合同安全/ 电子银行风险监控证券
证券行业移动柜台及信息安全保险
保险行业电子投保全流程安全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
P2P ( 网贷平台) 安全/ 供应链融资平台安全/ 融资租赁平台安全/ 在线身份认证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整体安全电子商务
电子招标投标安全/ 大宗交易平台数字证书应用安全移动金融
移动支付TSM 平台接入安全/ 金融IC 卡发卡系统/ 金融IC 卡证书多应用安全移动安全
移动平台整体安全/ 移动平台客户端应用安全加固/ 移动平台应用市场渠道监控/ 移动平台数字证书安全应用/ 移动办公安全企业安全基础设施
CA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建设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管理系统安全基础通用
数字证书应用与建设税务
电子发票安全卫生医疗
医疗行业电子签名全流程安全解决方案证照合一
电子证照及“三证合一”政务办公
政府行政审批系统安全/ 政府电子化采购平台安全/ 移动电子政务安全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智慧钥匙产品检测服务> 认证检测服务
移动金融技术服务认证/ 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 数据中心检测认证/ 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检测/ 中国银联支付应用软件安全认证/ 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检测产品检测服务> 预测试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委托测试
金融IC卡检测/ 受理终端检测/ 移动终端应用软件(APP)检测/ 安全加固/ 渠道监控/ 行为监控/ USBKey和OTP检测/ 移动金融安全芯片检测/ 移动金融安全载体(SE)检测/ TEE和TA检测/ 条码技术检测其他服务
金融领域安全IC卡和密码经验示范工程验收测试国密验收测试(国密算法改造验收测试)/ 信息安全资讯与同行业动态通报合规类
非银支付检测/ UPDSS合规评估/ 银联入网测评/ 电子招投标系统检测/ 等保测评/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App安全认证/ 电子社会保障卡服务渠道接入安全评估/ 收单外包服务商安全技术评估评估类
电子银行评估/ 渗透测试/ 移动APP安全检测/ 代码审计/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移动客户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咨询类
数据安全治理/ ISO27001咨询/ 个人信息保护咨询&风险评估/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咨询生产系统证书下载
新证书下载平台(生产证书)/ 证书下载支持手册测试系统证书下载
新证书下载平台(测试证书)/ 证书下载支持手册普通证书
普通证书技术支持手册/ 证书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CFCA网站查询证书说明文档/金融IC卡根服务平台相关手册全球服务器证书
全球服务器证书用户手册/ 全球服务器证书技术支持手册/ 服务器证书在线支持工具本站支持IPv6
银行
证券
保险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电子商务
移动金融
移动安全
基础通用
税务
卫生医疗
证照合一
政务办公
智慧城市
产品检测服务> 认证检测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预测试服务
产品检测服务> 委托测试
其他服务
合规类
评估类
咨询类
普通证书
全球服务器证书
字号:大中小
为落实《个人征信电子授权安全技术指南》(JR/T 0299—2024)金融行业标准,规范金融机构在个人征信电子授权中的技术操作,本文聚焦“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这一关键环节,结合安全合规要求,解析核心技术与实施要点,助力金融机构构建安全可信、合规高效的线上授权体系。
相关引用标准
指南中关于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严格遵循以下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规范》(JR/T 0223—2021)
——规定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要求。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JR/T 0171—2020)
——明确个人金融信息分类、分级保护措施,强调最小必要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控制实践指南》(GB/T 22081—2024)
——提供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指南,适用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国信办秘字〔2021〕14号)
——界定移动互联网应用收集个人信息的必要范围,防止过度采集。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要求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是个人征信电子授权的生命线,金融机构需在以下方面严格落实:
1. 数据分类与分级管理
根据《JR/T 0197—2020 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分级指南》,对征信授权过程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明确敏感数据(如身份证号、生物特征、征信记录)的保护级别。
建立数据访问控制机制,确保仅授权人员可访问相应层级数据。
2. 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
采集阶段: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仅收集授权业务所必需的信息,非必要不留存,并在界面明确告知用户收集目的和范围。
传输阶段:使用TLS 1.2及以上协议加密传输数据,防止中间人攻击和数据泄露。
存储阶段:对存储的敏感数据实施加密处理,密钥管理符合GB/T 37092—2018中密码模块安全二级要求。
使用与销毁阶段:建立数据使用审计日志,定期清理不再需要的个人信息,确保数据销毁过程不可恢复。
3. 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知情同意:在授权前以清晰、明确的方式告知用户信息处理目的、方式和范围,获取用户主动同意。
去标识化与脱敏:在非必要场景下对个人信息进行去标识化或脱敏处理,降低泄露风险。
用户权利保障:提供用户查询、更正、删除个人信息的渠道,响应其合理诉求。
典型应用场景与实施流程
1. 场景示例
线上贷款授权:在用户签署征信授权协议时,系统仅采集必要身份信息,传输和存储全程加密,并在业务完成后定期清理临时数据。
信用卡审批:在查询用户征信前,明确告知查询目的、范围及法律依据,获取用户电子授权,并留存授权记录备查。
2. 标准流程
步骤1:数据采集与告知
在授权界面明确展示《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说明》,用户勾选同意后方可进入下一步。
步骤2:数据传输与加密
使用HTTPS协议传输数据,敏感字段(如身份证号)额外加密。
步骤3:数据存储与访问控制
数据分类存储,敏感信息加密保存,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和操作日志。
步骤4:数据清理与审计
业务完成后及时清理临时数据,定期审计数据使用情况,确保合规。
对金融机构的合规建议
1. 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内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培训。
2. 技术防护与审计并重
部署数据防泄漏(DLP)、加密网关等技术工具,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
3. 用户透明与信任建设
在APP、网站等渠道设立“隐私政策”和“用户权利中心”,增强用户信任感。
4. 应急响应与舆情管理
建立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数据泄露,第一时间启动预案,依法报告并通知用户。
5. 加强教育与宣导
通过发送短信、发放小宣传册,播放视频、语音提醒等方式加强对用户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教育与宣贯,让用户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
总结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是个人征信电子授权的基石,也是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用户信任的核心。金融机构应严格遵循《指南》及相关国家标准,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技术合规与用户权益保障的双重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稳健发展,赢得长久信任。
责任编辑:汪晨
版权所有 CFCA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7号8层 邮编: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南大街平原里20-3 邮编:100054
版权所有@CFCA本站支持IPv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7号8层 邮编: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南大街平原里20-3 邮编:100054
客服电话:400-880-9888
投诉电话:010-80864105、4106
全国渠道合作伙伴招募电话:010-80864274